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政建设

矗立的历史

信息来源: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发布时间:2010-06-17   浏览次数:3685

   2010年6月,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在离开江西省宁都县黄坡镇雪塘村这片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十余年后,在长眠着百余位地质先驱的青山上用花岗岩石材建造了两座“地质先驱纪念碑”。
   1993年,当时的核工业华东二六二大队整建制从江西老区搬迁到浙江省繁华的都市——湖州,2000年5月属地化后,归属浙江省地勘局管理,但是核工业二六二人始终难以割舍那片红土地,梦萦牵绕着长眠在那里的百余位亲人们。今年5月,当地政府依法收回了那片土地,二六二人的心感到少了一份寄托。为此,大队党政决定建造“地质先驱纪念碑”,二六二人的心得到了慰藉和充实。
尘封的艰辛
   揭开尘封的历史,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画卷油然展现在眼前。
   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穿越时光的隧道,倒回到二十世纪:1956年10月,核工业二六二大队在江西省上饶县坑口乡建队,出师首捷上饶坑口,问鼎乐安相山,挥戈南下兴国,会战宁都桃源,其间数更队名和基地,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为了国防事业,为了核地质事业,肩负起了寻找铀矿资源的历史使命。他们钻大山、下深谷,住牛棚、喝生水,夏顶烈日、冬迎寒风,踏遍江西南北,用他们的智慧、生命、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在我国核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新中国提交了第一批铀矿资源基地;提供的第一代核武器使用的核燃料,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十年代,参加了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的勘探普查工作,为矿田的形成和发展付出了心血;七十年代,探明了中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九十年代向江西省提交了茅排金矿床,获得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我队“‘七五’期间江西省黄金开发做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当时的核工业部领导在肯定大队工作成绩时说:“二队是个老队伍、好队伍、能打硬仗的队伍,是在原子能事业上作出重大贡献的队伍,是一支无名英雄的队伍”,“功勋地质队”当之无愧的书写在了二六二队的历史上。
   辉煌的铸就,也凝结着百余位长眠在那片红土地上先驱们的青春和奉献。
发展的今天
   光阴荏冉,时代变迁。大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江西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开始了新的征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支曾经辉煌过的队伍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也曾徘徊不前,地勘经济到了基本崩溃的边缘。
   2000年属地化后,大队以改革为动力,队伍重焕新机,职工生活水平得到长足提高。随后大队历经二次重组,2007年底,大队新一届领导班子接过了稳定队伍、谋求发展的重任。
   大队着重理顺管理体系。在内设机构上进行合并重组,在制度上进行统一规范,在投资关系上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具操作性的二级单位经营承包责任制,严格考核并兑现奖惩;在干部使用管理上,充分体现德、能者上,庸、懒者下的原则,对原中层干部队伍进行了全面考核和调整。经过两年的努力,大队地勘经济稳健发展,地质勘查主导产业培育取得成效,建筑施工业稳健发展,勘察测绘业稳步提升,多种经营平稳发展,2009年大队实现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5 %;实现利税26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 %;职工收入同比增长10%。尤其是二级单位井巷公司依托核工名片,打造核工品牌,在核电项目、房建项目积极进取,为建筑施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房建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大队各项工作开展有序、队伍总体平稳、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职工收入明显提高。
   2009年,大队党委在全队范围内开展一次“明辨是非、凝聚力量、建章立制、规划未来”为主题的“和谐发展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期五个月的大讨论,使得全队广大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有明显转变,和谐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队管理体系得到良好协调和规范,各项经济指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提高。浙江省地勘局主要领导对这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全省地勘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创新;2010年,大队党委在全队范围内持续开展以“员工优秀”为主线包括质量优良、业绩优异在内的“创三优”活动,以活动为抓手,不断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大队经济效益的逐年提升、内外环境的日益改善,大队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特别是为困难职工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使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解决。尤其是在提高广大离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方面,得到了全队广大干部职工的肯定。
大队从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工作入手,对职工生日、家庭收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职工电子档案,为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2008年春节,大队领导带领慰问组冒着五十年一遇的雪灾,徒步对住湖400余户离退休职工家庭逐楼逐栋挨家挨户进行慰问,把一袋袋大米、一桶桶食油送入老同志们的家中;对分流和异地安置的离退休人员,大队派出慰问组行程一千余公里专程慰问,并使这项送温暖活动制度化,老同志们感动地说:党的好传统回来了。
   大队还开展了“职工生日送温馨”活动,全队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每逢生日,都能收到大队送来的生日蛋糕和鲜花,离退休同志再加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温馨的祝福受到了职工的交口称赞,有的职工来到了大队,拉着领导的手连声称谢,外地的老同志们有的打来电话,有的寄来了感谢信。有位老同志把子女召至家中动情地说:“我长这么大,从没有人送我一枝花,今天收到大队送来的鲜花,太兴奋了!你们要为大队好好工作!”。大队还为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日慰问金,每年开展“健康伴你行”活动,真正使老同志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2008年,大队自筹资金700余万元将职工就医问题纳入了湖州市公务员的医疗保险统筹体系,彻底解决大队多年的医疗报销政策不统一的矛盾;同时为960名职工家属、226名遗孀依照湖州市统一标准发放了参保费用,使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加入当地城镇居民医保;2008年起至2009年底,大队积极筹措资金近800万元将住房补贴3600多万元全部兑现到位。
   大队对职工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也做到了点上关注。针对困难职工,大队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各种力量,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力度,大队设立扶贫帮困基金,制定《扶贫帮困基金管理办法》,将困难人员的帮扶面覆盖到了职工遗孀,将特困人员纳入了中华全总困难人员帮扶平台,实现真正的帮扶工作长效化。
   大队在重抓物质建设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大队注重特色文化的培养,坚持用先进文化塑造职工,用企业特色文化打造队伍,“走廊文化”、“电梯文化”、“工地文化”根植人心,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9年,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大队也顺利通过了湖州市文明委对市级文明单位届中考评,一个追求“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秉承“诚信、合作、和谐、发展”企业理念的特色企业正在显现。
   历史不会忘记。如今职工们过着安康富足的生活,倍加思念那些长眠在他乡的亲人们,大队党委为了传承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传统,深切缅怀逝去的地质先驱,激励全队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大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去,也为了建立一个队史传统教育基地,决定在江西宁都县黄陂镇雪塘村建造地质先驱纪念碑,无疑,这两座地质先驱纪念碑将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纪念碑内容:二十世纪中叶,核地质劲旅二六二大队,受国家之命,首战上饶坑口、转战乐安邹家山、会战宁都桃源。数千将士披星戴月、风餐宿露、披荆斩棘、持地质锤、操伽玛仪、掘井钻山,探明了数个中、大型和桃山巨型铀矿床,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撼天地的地质战歌,为了国防事业屡立战功,尽显功勋地质队风采神韵。弹指间,多少壮士挥青春,几多鏖战书忠魂,百余位先驱长眠于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为表永继先驱不朽精神,特立此碑,告慰地下英魂。)(吕永明)


返回列表>>

上一篇:我队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家庭创业扶持工作

下一篇:困难家庭儿童获地方慰问金

版权所有 2008-2010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浙ICP备11013850号-1
地 址:浙江省湖州市环渚路666号浙北地质大楼 电 话:0572-2115816 邮 箱:wlgly@zbd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