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发布时间:2016-04-22 浏览次数:6932
梁亦垅,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党员,高级工程师,1982年参加工作,2001年任核工业湖州工程勘察院院长(2007-2008年11月任核工业湖州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一直勤勉尽责,成绩显著。
一、创新驱动,成绩斐然
基于历史原因,2013年之前工勘院一直处于分散经营状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勘院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迟迟不能打开僵局取得突破。梁亦垅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敏锐意识到问题所在,他多次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分析当前的形势和工勘院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的深入探讨,他以老骥伏枥的壮志,不破不立的胆识,下定决心改变工勘院现有经营模式,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筹备与部署,2013年工勘院实现了经营模式由个体承包向集体承包的转变。
面对新的经营模式,很多干部职工一时很不适应,情绪波动较大,作为院长,梁亦垅带头执行新的管理规定,召集干部职工座谈会,一对一与各个体承包人员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满腔的赤诚和满满的自信赢得了全院干部职工的信任和拥护。全院上下转变旧思想,适应新形势,勇克时艰,迎难而上,实现了新旧经营模式的平稳过渡,并在当年就体现出创新驱动的显著成效。
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至2014年短短两年间,全院各主要经济指标取得突破性进步,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2013年,完成产值“逾4、跨5、进6”达到 6120万元、收入5409万元、利润总额 2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5%、31 %、34%,业务领域拓展到岩土设计、基坑监测、浅层地温能工程市场;2014年,全院新签合同金额7130万元,完成产值6240万元、利润总额3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6.3%、4%、28.8%。新经营模式下,工勘院的整体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职工收入大幅提高,队伍凝聚力显著增强。
二、开拓市场,引领发展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在同行激烈的竞争压力与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转变经营模式是需要巨大勇气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打破平衡,丢掉市场,失去立足的资本。梁亦垅以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丰富经验,深刻认识到市场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他紧紧抓住市场开拓这个“牛鼻子”,亲力亲为带领院市场经营人员四处奔波,考察市场,积极主动与各职能部门沟通接洽寻找项目信息,为工勘院的发展寻找出路。
在他和市场经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拓展了宁波、台州、西藏拉萨、绍兴嵊州、杭州萧山、桐庐等多个经营点,也一改过去固守工勘、测绘传统产业的格局,主动进军房产测绘、基坑监测、岩土设计、管线工程、核电工程等高新领域,承接的国网台州电力线路普查项目合同金额462万元;年承接房产测绘项目10个,合同金额1550万元;2014年11月底通过评审成为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并中标连云港核电隧洞监测项目,实现了核电市场开门红;承接的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施工岩土设计项目,合同金额386万元,为工勘院建院以来最大的岩土设计项目;抓住服务“两美浙江”、“五水共治”、和“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时机,承接相关项目110个,合同金额1265万元。
在梁亦垅的带领下,工勘院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全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浙北地区最具行业影响力的唯一一家勘察测绘甲级单位。近三年来工勘院承担的多个项目获得省部级、市级的优秀勘察、测绘奖,其中“湖州仁皇山新区S14、S19、S20号地块(一期)”项目获得2014年度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湖州市八里店镇长湖申航道以南测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获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测绘工程奖铜奖;“湖州市埭溪镇地形图测绘”项目获2012年度浙江省优秀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等奖;“浙北大厦购物中心湖州金瑞大厦”工程项目获2014年度湖州市建设工程飞英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梁亦垅个人也多次获得大队“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大队发展之星”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授予“先进个人”。
三、坚守信念,强化管理
梁亦垅热爱自己的这份事业,他时刻牢记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坚守着要将工勘院发展壮大的信念,面对经营模式的转变,他清楚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来自于科学的管理,因此,在抓好市场经营工作的同时,他非常注重做好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依据工勘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梁亦垅改组了全院的机构设置,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员工岗位职责、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收入分配和奖惩励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他紧抓单位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他坚持亲自去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工作巡查,并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抽查,积极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参加大队举办的“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作为一名从技术人员慢慢成长起来的过来人,梁亦垅深知在野外工作的一线职工不容易,经常关心一线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上,他加强技术人员和青年职工的培养力度,组织职工参加行业协会、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和内部培训,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生活中,他把职工当兄弟姐妹对待,把对职工的关心落到实处,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正是他的坦诚和热心,工勘院在最严峻的转型时期实现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四、打造品牌,活跃文化
品牌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竞争力。为扩大影响,提升工勘院的软实力,梁亦垅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想方设法打造工勘院的品牌形象,在他的带领下工勘院做了大量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全院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2014年顺利通过了工程勘察与岩土行业第一批“诚信”单位以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合同守信用”AAA复评工作,连续多年取得这两项荣誉称号;荣获浙江省首届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二星级)”;被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工会评为2013年局系统“工人先锋号”;被浙江省测绘学会评为“2009-2013年度工作先进集体”。
梁亦垅秉承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活跃职工的业余生活。他建议并支持院党支部、分工会、团支部等群团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大队开展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以提升职工社会责任意识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以“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四季主题活动;组织职工参加大队第一届测绘技术比武,选拔3名职工代表大队参加省地勘局系统测绘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团体三等奖和个人第三名、第五名的好成绩;组织青年职工参加浙江省测绘协会主办的定向越野比赛、开展“博览天下丛书,品味人生真意,助力共同发展”读书活动等。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拉近了职工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营造了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
梁亦垅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以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追求,体现了当代地质人坚忍不拔、创新进取的可贵品质,赢得了工勘院全体干部职工的认可。
上一篇:全国优秀建造师——彭秋波
下一篇:全国首届金罗盘奖获得者—陈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