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快览

2010年大队系列报道之二——弘扬清风树正气 共书和谐乐民生

信息来源: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发布时间:2011-02-12   浏览次数:2062

弘扬清风树正气  共书和谐乐民生
——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核工业二六二大队系列报道(下篇)
   本报讯 2010年“七一”节,沉寂已久的革命老区江西宁都黄陂的红土地上,百姓打着腰鼓、扭着秧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的60多名党员和职工代表。在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上,该队为近100名曾为国家核工事业光荣献身的先辈竖起了两座高5米多高的大理石“地质先驱纪念碑”,在队部旧址建起了队史教育基地。告慰先辈的同时,让后辈铭记传统,珍惜今天。这是该队为今天的浙北地质人不忘历史、励志创业创新的一个缩影。
   “今天已经走出艰苦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浙北地质人,如何在新时期发扬先辈精神,创业创新,冲破发展瓶颈,依靠经济杠杆之外,更多的是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氛围,才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队长费旭敏说。
   针对近年来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生活待遇不断提高,各个利益群体因历史遗留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大队根据单位特点,多措并举,在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的同时,辅之民生建设,引导大队向现代企业转型升级,引导职工向现代新型的建设者过渡。
   “大队不缺文化根基和底蕴,缺的是文化的传承和提升。我们需要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今天的地质人能延续光荣传统和文化,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做新时代合格的地质人。”费旭敏说。为此,大队规划长远,结合科学发展观教育和省局“和谐地勘”建设,将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和创建文明相结合,根据行业特点,以每年一个目标、每年一个平台、每年一步跨越,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以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建设。
   2008年,大队及时抓住内部整合的契机,针对不同机制和体制,系统构建了规范的基础管理制度,出台了20多个涵盖党的建设、议事规则、职工收入分配、劳动人事管理、劳动保护、经营管理等的规章制度。大队从规范职工日常文明素养等细微处着手,到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利用各种形式和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文化建设。同时大队每年投入上千万元,从医疗、帮困扶贫、伤残抚恤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建设着手,构建起和谐地勘的新平台。
   3年来,大队为全体职工及供养的直系亲属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为927名职工家属,226名遗孀,按照湖州市的标准发放了参保费,彻底解决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职工及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费用报销制度标准不统一、报销比例过低和职工负担大的问题;为工伤人员大幅提高护理费标准;针对困难职工,设立了大队帮扶基金……
   同时大队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活动平台,通过不拘一格选拔具有大局观念、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年轻同志担任中层干部;鼓励职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营造学文化、学技术、比能力、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使职工队伍素质得到改善;制定出台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任用、激励等做了分段和长远规划;建立继续教育体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技术骨干参加相应岗位的在职研究生学习;下属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了《从师学艺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新老职工间“传、帮、带”的培养机制。
   随着文化建设的步步推进,一些久违的荣誉和成绩也纷至沓来,文明之风不断吹拂着大队。近年来,大队蝉联“市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创建已通过公示;大队工会被省总工会授予“浙江省抗震救灾先进工会”称号;二级单位井巷公司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勘察院获得全国工程勘察与岩土行业“诚信单位”……
——转自2011年1月30日《湖州日报》头版


返回列表>>

上一篇:我队晋升“浙江省文明单位”

下一篇:2010年大队系列报道之一——把握经济主动脉 笑看风云稳健行

版权所有 2008-2010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浙ICP备11013850号-1
地 址:浙江省湖州市环渚路666号浙北地质大楼 电 话:0572-2115816 邮 箱:wlgly@zbd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