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田湾核电项目部纪实
信息来源: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发布时间:2019-02-01 浏览次数:6666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田湾核电站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小镇上。清晨,小镇上的人们大多还在沉睡中,随着海天之间开始泛起点点鱼肚白,这座城市开始苏醒,熙攘起来。一声哨响,打破了小镇的寂静,也拉开了井巷人繁忙的生活序幕。
这里,有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热血青年,他们主动放弃大都市的生活,要求奋战在核电工程一线。他们在老同志的带领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很多人都在一年左右从“门外汉”变成业务骨干,逐步具备了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成为了田湾核电项目部的主力军。
在田湾核电项目部有一个传统,每个新来的职工都要在第一年留在施工一线过春节。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聊天的时候,你会听到“朋友圈里同学、朋友在晒各种旅游、娱乐的照片,心里一阵心酸,我已经好几个月了没离开过施工现场”。也有人会谈起“大半年又过去了,从春节到现在,也没回趟家,孩子那么小,样貌都快记不住了”。有的年轻人也笑着说:“我还没有女朋友咧。”但是,当领导要批给他们假期时,没有人因为这些原因请假,因为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一线离不开我,我不能走,等工作量小点再说吧!”这就是年轻人的回答。
由于不具备施工条件、材料价格上涨,在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W1000工程施工严重滞后、项目部老同志更新换代的情况下,他们主动请缨,扛起重任,顶着高温,在烈日下指挥施工,每天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有时甚至加班到凌晨3点,连续奋战一个多月,顺利完成业主交代的节点任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井巷人”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
刚上任的项目部经理王琪同志常说:“年轻人就应该做领头羊,当先锋、打头阵。”在新老班子交替时,他以勇于担当,敢挑重担的精神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正是这种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田湾项目部职工都以其为榜样,坚定的支持他。上任伊始,王琪同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确立了“团结内部、做好外部”,“分工明确、互相支援”,“清理旧账、建好新账”的工作目标,几个月来,通过加强内部团结,确定责任分工,清理工程遗留老账问题使项目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支富有活力、本领过硬的青年队伍。
在老同志带领下,青年人深入施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改进方法。李克强总理说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
在T4UUB直埋保温管外护管施工中,按照图纸,使用的是“钢套袖做法”,第一个接口我们按照此方法施工,但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时长、技术难度大。为改变现状,在询问厂家其他做法后,现场试验数次,找到了改进的方法,第二个接口直接用手拉葫芦对口,最后一段补足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省了人力、物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创新在公司组织的历次技术课题论文、QC小组活动中颇有斩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曾经,“井巷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两弹一艇”提供核燃料,为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荣获全国功勋地质队称号。这是前辈创下的荣誉,我们不仅要坚守,更要取得更大的成绩。
项目部徐启明同志负责T4UUB建安工程的安装工作,他工作上思路清晰、苦干拼搏,由于廊道内空间狭窄,管道系统的可移动空间小,而且全部都是焊接,工作环境差,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奋斗了四个月,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提前完成了项目部的第一个具有土建、安装的核岛内项目。
人员紧张,陈祥祥往往要身兼数职,不仅要做好安全员,还要兼职质量员、资料员。有一次正值夏季,气温有时高达38℃,他心系工人安全,怕工人出现中暑情况,包里经常备着清凉油、龙虎人丹等降温药,拿着图纸与现场仔细比对,而且他对自身要求极为严格,即使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学习,被同事亲切地称为“考试能手”,不论是爆破员、质量员、C证还是难度较大的B证、二建,他全部都是一次性考过。
扎根核电,树立井巷品牌,一直是项目部工作的核心。从田湾3号到6号机组的取水隧洞工程到W1UCE的土石方工程再到W1UCE建安工程,这里面涵盖了各个行业、各个专业。很多领域都是初次涉及,但是每次“井巷人”都是用心去做,力争做到最好!
“感恩、诚信、责任、创新”是摆在田湾项目部大厅最醒目的位置,几个简单的词汇凝聚了大队的核心价值观,是几代核工井巷人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
项目行为文化是项目建设者在经营管理、施工劳动和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项目员工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田湾项目部提倡并强化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风气和行为,使每一位职工都感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从众行为,促进项目行为文化的建立和改善。
“上等公司治理靠文化,中等公司靠制度,下等公司靠亲友义气”。因此,被誉为井巷人才造血厂的田湾项目部,无论工作调整多少人,都会将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传承下去。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做温室的花朵,要做暴雨下青松。在田湾留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青春岁月中镌刻下属于“井巷人”奋斗痕迹。(刘俊杰、何蔚旖)
上一篇:“一建”考试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新春慰问老同志 浓浓关怀显真情